不实地调查,真难以置信。在北京官厅水库上游地区,散发着腐烂恶臭气味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竟可以畅通无阻地直接排进清澈的河流;更令人吃惊的是,这种明目张胆的污染水源行为,竟可以在长达十几年里通行无阻。
水利部专家说,“官厅”水来自上游的桑干河、洋河和妫河。它在1954年建成后,曾长期分担北京1/4人口、13个大型企业、25个农业取水口和23个公园湖泊的供水。保护“官厅”水质洁净,实际上是在维护首都的用水安全,具有不可低估的政治意义。
然而,在“官厅”上游地区,每年却将2.1633亿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作处理,直接排放进“官厅”的水源河。造成进入“官厅”的污水与净水的比例高达1∶2,用于工业生产都十分危险。1991年1月,它就击穿了北京一家热电厂的水内冷电机,并使一家化工厂产品质量下降几近停产。目前官厅水库一些重要指标已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许多倍,水质已超过5类水标准。“官厅”已成为一盆不能作为生活、工业、农业和园林景观用水的废水。
环保专家指出,官厅水库的污染完全是可以治理的。早在1972年春,发现无机物污染,中央果断决定成立官厅水库水源保护领导小组,将“官厅”列为国家重点环保项目,并组织30多个单位联合攻关,3年即解决问题。1975年,水质就恢复到2级水标准。
领导小组办公室干部说,此后,领导小组名存实亡,办公室无事可办。1976年发现有机物污染后,眼看着问题发展扩大却无人领导治理工作。八十年代后期,水质降到饮用水标准下;九十年代,进一步降到工业用水标准下。引起国家有关方面注意,曾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对策。但会议最终不了了之。
今年3月,水文专家同记者到“官厅”上游地区调查时发现,污染制造者已将其行为完全公开化。张家口制药总厂“环境保护是一项根本国策”的大幅标语下,一大股褐色发臭的工业废水正排向清水河。在宣化造纸厂“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标语前,附近的冶金、焦化、造纸厂,个个都在向洋河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官厅”在七十年代初期出现的无机物污染得到了治理,在七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有机物污染,一直拖到九十年代末期仍不能得到治理,说明了什么呢?现在物质、技术条件比过去好得多,为什么治理工作反而不如过去顺利呢?在最近召开的官厅水库流域水质改善技术体系示范研究会上,水利部水资源司原总工程师沈坩卿教授的解释,一语中的。他说,过去是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提出来的,现在是当作一个技术问题在对待。
董哲仁、刘汉桂等专家学者认为,现在,治理“官厅”,必须讲政治。“官厅”是北京重要的地表水源,具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环境价值。它的重要性,必须站在维护首都安定的高度认识并对待它存在的问题。要从人口、资源、环保3个大方面立题研究。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时,首先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则,在不同地区、部门、专业间,将很难统一认识,甚至会以种种借口拒不治理污染。
专家认为,“官厅”存在着逐渐演变成癌症的可能性。现在治理务必要从根治入手,不然出现反复,花的钱将会更多。国家对工业企业排污标准,已作出具体规定。而“官厅”上游地区企业,迄今仍不见有达标的时间表。国家权威部门应对这些企业进行监督,并要求他们限期落实国家规定。在治理“官厅”时,一定要把改善水库上游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和治理污染紧密结合起来,让当地人民从治理污染中看到实际好处,从而积极支持治理工作。